发布日期:2018-07-08 来源:本站原创
7月5日,“中国企业走进东盟”研讨会在上海举办,会议旨在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同东盟发展规划的对接,实现双方长远互利共赢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出席会议并致辞。
自古以来的好邻居
赵启正说,28年前中国宣布浦东开发,当时曾提出如果存在亚洲、太平洋经济走廊,那么沿途都将是明星城市。如今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被提出,浦东开发也取得了初步成果。
赵启正在致辞中提到,东盟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和必经之地,是21世纪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首要的兴旺之地、发展目标。东盟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好邻居、好伙伴,当年郑和浩浩荡荡7次下西洋,经过东南亚时甚至都没有以推动经济发展为目的,这也给今天的历史学家留下了一个题目,到今天还在猜测、讨论郑和干什么去了?
“一带一路” 完全是光明磊落的倡议
今日的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总量远远超过历史各个时期,中国的崛起使“一带一路”有了强大的动力,但这也让欧盟及美国产生疑问和警惕:“一带一路”是否是一种战略地位的扩张主义?对此赵启正表示,“一带一路”其实就是在秉承共商、共建、共享原则的基础上,通过陆通、海通和商通形成和平发展的新形态。
赵启正表示,在面对质疑是,我们可以做出如下解释,“一带一路”最初是中国的倡议,但是经过了与其他国家的充分协商与政策沟通,这个倡议是双方共同的战略,不是中国一家的战略。“一带一路”完全是光明磊落的,并非阴谋诡计,因此完全可以展开更高的政治及安全的合作。
“一带一路”逐渐形成共同战略
关于 “一带一路”涉及到的67个国家能否同时高速发展的问题,赵启正给出了否定的答案。原因在于,各国国情完全不同的情况下, “一带一路”项目的启动只能分先后。东盟和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成立至今已有八年,自由贸易区是一个高效且富有价值的平台。赵启正还提到,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,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。2017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总额是5千亿美元,我们还设立了亚洲投资银行、丝路基金,这些都是为“一带一路”服务的融资机构。
赵启正说:“人们往往只谈论中国企业走出去,关于外国企业能否走进来的问题谈的不多。东盟国家在中国设立了30多家银行机构,平均一个国家3个,这就是外国企业走进来了,我们要拍手欢迎,“一带一路”慢慢地形成共同的战略。
东盟RQFAA
赵启正提到了RQFAA的概念:“东盟国家的RQFAA就是合格的人民币境外机构、人民币投资者,外国人到中国投资可以用人民币投资这个资格,叫做RQFAA。总额度有2千亿人民币,目前中国与东盟双边开展的本币互换的总金额有5500亿。”
赵启正表示,“一带一路”现在和东盟之间是双向车道。他引用了老挝的中央银行行长恩沙利享的话说:“尽管全球发展的速度放慢了,但是老挝与中国间的贸易还是不断增长的,老挝支持中国的‘一带一路’倡议,希望加强双方在金融方面的合作。”另外,曾道人中特网,赵启正还提到了中国开发银行设立中国—东盟基础设施200亿的专项贷款,他表示这项贷款推动了亚万高速的建设,全长150公里,行驶速度可达到250到300公里的高速公路,投资是58亿美元。
中国企业走出去需靠公共外交
赵启正表示,东盟社会对“一带一路”的期望很高,他们希望企业在各方面遵循高标准:环境保护要高标准,可持续发展要高标准,劳工保护要高标准。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误解,需民心相通来巩固,而民心相通则要靠公共外交。
对于公共外交的概念,赵启正解释道:“中国企业家走出去面对的是整个外国社会,并非合作对象,他们要面对外国政府、外国议会、外国法院、外国工会、外国媒体,甚至于外国的宗教,因此不是一个民间外交就能解决的,只能用公共外交这个词来概括。”
赵启正提出东盟十国在政治、经济、环境、文化方面存在差异,所以不能一概而论,需要分国别进行公共外交,这需要政府、大学、工商联、公共外交协会负起责任。他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,需经过事先培训,否则难免出现错误。比如企业在外投资后要承担的社会责任、保护环境的责任,尊重当地宗教的责任等。
最后,赵启正提到了国际商会抗击腐败规则。他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规则,除了约束中国企业家外,也约束了当地的社会风气。因此我们做事一定要按照国际规则。赵启正认为这项规则可以帮助企业家提升公共外交的素质。(记者 张诗雨)
(来源:亚太日报)
Copyright 2017-2022 好日子高手心水论坛 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。